2025 年 2 月底,天府新区公园城市局 LOGO 征集揭晓结果引发关注。LogoDesign.cn设计网了解到,此次揭晓的一等奖作品,被指为 “缝合套路” 之作。作为设计领域观察者,本期待看到一个能精准传递公园城市理念、融合地域特色的创意标识,可最终揭晓的结果,却坐实了 “缝合套路” 的质疑。这不仅是单个作品的创意缺失,更折射出部分官方征集活动对设计内核的理解偏差。
元素堆砌下的创意贫血:套路化设计的典型样本
审视天府新区公园城市局一等奖 LOGO,其核心构图与色彩运用,几乎是对各类 “山水主题 LOGO” 的机械复刻。画面中蜿蜒的线条、层叠的山形,与图片中 “天仙峡”“秀美洛宁”“万宁” 等 LOGO 的表现手法高度趋同。这些元素本身并非原罪,但若只是照搬行业常见模板,缺乏对 “公园城市局” 职能定位的深度解构,对天府新区生态特色、文化底蕴的独特表达,就难免沦为平庸的 “套路产物”。
征集意义的消解:对设计价值的隐性消耗
官方 LOGO 征集,本是汇聚创意、展现城市文化魅力的契机。可当一等奖被套路化作品占据,其传递的信号难免让设计者困惑:究竟是创意表达重要,还是 “不出错” 的模板拼接更受青睐?长此以往,设计者可能放弃对深度创意的探索,转而研究 “获奖保险公式”—— 反正只要凑齐山水、线条、渐变色彩等元素,就能迎合评审偏好。这种恶性循环,消耗的不仅是征集活动本身的价值,更是设计行业对创新的追求热情。
LogoDesign.cn设计网认为,天府新区公园城市局 LOGO 的争议,暴露出部分征集活动评审环节的模糊性。若想改变这一局面,首先需明确评审标准:将原创性、文化契合度、行业属性表达作为核心考核维度,而非让 “套路元素” 成为获奖通行证。其次,评审团队应吸纳更多专业设计力量,让懂创意、懂表达的设计者参与评判,而非让征集沦为形式化流程。 回归设计本质:征集机制需重塑评价坐标
天府新区公园城市局一等奖作品的 “套路化”,是一个值得行业反思的案例。它提醒我们:设计不是元素的随意拼贴游戏,LOGO 征集更不应成为套路作品的温床。唯有让创意回归、让原创发声,才能让官方 LOGO 真正成为城市形象的亮眼名片,而不是陷入 “似曾相识” 的尴尬循环。期待未来的征集活动能撕掉 “套路” 标签,以更专业的姿态,挖掘真正富有生命力的设计作品。
热门城市品牌设计公司排行榜
©2016-2025 Logodesign.cn 合作联系18804281888(微信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