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瑞丽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布的文化旅游形象标识(LOGO)征集结果公之于众。当我们将瑞丽文旅现用LOGO与新征集的采用奖作品并置对比时,一个核心疑问浮现:为何舍弃辨识度成熟的既有设计,选择争议满满的套路化新作?
一、现用LOGO:虽不惊艳,却完成了标识的本分
瑞丽现用LOGO以孔雀+地标建筑为核心符号:对称的孔雀造型呼应瑞丽孔雀之乡的文化标签,圆环内的姐勒大金塔建筑强化城市识别度,配色与构图虽称不上设计突破,但清晰完成了让受众快速关联瑞丽文旅的核心功能——这是品牌标识最基础、也最关键的价值。
从品牌资产角度看,一款标识的存续时间本身就是传播力的积累。现用LOGO虽非 上乘之作,却因长期使用形成了认知惯性,突然替换,等于主动放弃既有传播沉淀。
二、 新征集作品:套路化设计暴露的三重弊病
对比新公布的采用奖与入围作品,设计缺陷肉眼可见:
• 符号逻辑断裂:采用奖LOGO中,孔雀形态扭曲失真,彩色飘带与主体缺乏文化关联,装饰竖条莫名其妙,更像渐变模板+动物符号的拼凑;
• 功能属性背离:入围作品陷入视觉堆砌,将山水、建筑、文字符号杂糅,失去LOGO应有的简洁性与记忆点(标识≠装饰画,核心是识别而非美观);
• 文化表达浮于表面:既未深挖瑞丽的边境文化、民族特色,也未对文旅做差异化诠释,沦为地域元素缝合的套路产物。
Logodesign标设网认为:标识设计的本质是符号化传达,若造型脱离文化逻辑、元素堆砌无度,即便色彩绚丽,也只是空有视觉,难成品牌资产。
三、 征集生态与决策迷思:套路货为何屡屡得手?
瑞丽新LOGO的争议,折射出当下城市品牌标识征集的共性困境:
• 投稿端的套路化泛滥:大量设计者为冲量参赛,惯于缝合渐变、动物符号、地域文字变形等热门元素,缺乏对城市文化的深度拆解,导致作品千篇一律;
• 评审端的专业度缺失:征集流程中,部门投票、网络票选占比过高,设计专业视角被稀释——非设计出身的评审,易被视觉热闹吸引,忽视标识的识别性、延展性等核心标准;
• 决策端的求新盲目:弃用成熟标识,或许源于新官上任求突破的心态,但换标不等于升级——若新设计背离品牌认知逻辑,反而会损耗既有传播成果。
四、 文旅标识的底层逻辑:别让征集沦为形式
文旅LOGO是城市的文化名片,其价值在于用最少的视觉符号,讲最精准的地域故事。瑞丽此次争议,给所有城市提了个醒:
• 征集活动需重构规则:增加设计专业评审权重,明确识别性、文化关联性、延展性为核心标准,而非单纯比拼视觉复杂度;
• 品牌迭代需战略思考:若现有标识已形成认知,升级应基于文化深化而非形式替换;
• 警惕套路化设计侵蚀市场:平台需加强投稿审核,设计者更应回归在地文化挖掘,而非沉迷模板拼接。
(LogoDesign标设网/于明龙)
热门城市品牌设计公司排行榜
©2015-2025 LogoDesign.cn标设网 商务(微信)1880428188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