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扬州市生态环境局公示了生态环境卡通形象 “扬小鹳” 与 “扬小豚”。从设计来看,这组形象延续了国内常见的 “大头娃” 风格:左侧以东方白鹳为原型,右侧以江豚为原型,色彩分别对应绿色生态与蓝色水生态。然而,当对比国内其他城市吉祥物时,不难发现 “扬小豚” 与重庆长航邮轮吉祥物 “江宝”、台州禁毒形象 “台小禁”、岳阳相关形象 “岳岳” 等,在造型上高度雷同 —— 均为圆润大头、萌系表情、简化肢体的海豚(或类海洋生物)形象,甚至色彩搭配与服饰元素(如蓝色主色调、波浪纹装饰)也如出一辙。
套路化设计暴露的问题
1.缺乏地域独特性:扬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,生态符号本可深度融合 “运河文化”“园林文化” 等在地元素。但 “扬小鹳” 与 “扬小豚” 的设计,仅停留在 “动植物原型 + 色彩象征” 的表层,未挖掘扬州生态与文化的深层关联(如运河生态、湿地文化中的独特符号)。对比之下,若以扬州琼花、古运河波纹等元素重构形象,或能更鲜明地体现地域特色。
2.审美同质化严重:国内城市吉祥物设计长期陷入 “大头、萌系、色彩鲜艳” 的模板化创作,仿佛只要套用 “可爱风” 就能吸引受众。这种思维忽略了卡通形象的核心价值 —— 通过独特视觉语言传递城市精神。例如,日本城市吉祥物(如熊本县 “熊本熊”)以夸张个性和故事性出圈,而国内多数设计仍在 “萌即正义” 的低维度竞争。
3.设计创新力不足:从征集过程看,扬州汇聚了高校设计力量与社会投稿,却未诞生突破性作品。这反映出 国内设计生态中,“安全牌”(套路化设计)仍占主导,创作者或因迎合决策者审美,或因缺乏对在地文化的深度调研,导致作品流于表面。
Logodesign 标设网认为:城市吉祥物需跳出 “萌系模板”
城市卡通形象的价值,在于 成为地域文化与生态理念的视觉名片。扬州生态宣传本可借助 “运河之都”“东亚文化之都” 的底蕴,打造兼具生态内涵与文化辨识度的形象。例如:
符号创新:将扬州园林的 “叠石”“水榭” 元素融入江豚造型,或让东方白鹳与运河波纹、琼花等符号结合,强化地域专属感;
叙事升级:赋予形象故事线(如 “扬小鹳守护湿地家园”“扬小豚畅游运河生态”),通过动态 IP(表情包、短视频)传递生态理念,而非仅停留在静态海报;
审美突破:摆脱 “大头娃” 的单一萌感,尝试更具艺术张力的设计(如扁平化、国潮风、抽象化),匹配扬州的文化品位。
此次公示的形象,虽符合 “可爱、易传播” 的基本需求,却因 设计套路化、文化挖掘浅,未能展现扬州生态与文化的独特魅力。这不仅是扬州的遗憾,更是国内城市 IP 设计普遍存在的问题 —— 在 “安全审美” 与 “创新表达” 之间,仍需更多突破。(LogoDesign标设网/于明龙)
热门城市品牌设计公司排行榜
©2015-2025 LogoDesign.cn标设网 商务(微信)18804281888